11月13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联合安庆博物馆开展主题党建活动。本次活动以“感悟历史文脉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实践展示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将党建活动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实地研学,增强师生对安庆本土建筑文化的认知,提升专业素养,传承工匠精神。

活动中,张建飞老师作题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安庆市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以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为例》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入手,详细分析了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与现实困境,重点介绍了“保护为先,活化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及“微改造、微更新”的实践经验。张建飞老师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数据、修复前后对比图片,生动展现了大观亭项目如何通过精细化修缮和创意性活化,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生机。报告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引发了在场工作人员及师生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在实践展示环节,同学们展示了传统鲁班锁的组装技艺。同学们手法娴熟,配合默契,将一个个精巧的木构件巧妙组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一环节不仅是对传统建筑智慧的致敬,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实际践行。现场观摩的博物馆游客纷纷驻足,对学子们的精湛技艺表示赞赏。


随后,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安庆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系统了解了安庆城市发展历程和建筑文化特色。从明清时期的安庆传统民居建筑,到近代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再到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保护实践,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让师生们对安庆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加活动的2024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朱家昌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专业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张建飞老师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古建筑保护的最新实践,鲁班锁组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博物馆参观则让我们对建筑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特别有意义。”
本次党建活动成功搭建了一个“行走的课堂”,是推动“党建+专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今后学院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建筑人才。(文/图:胡强 审稿:陈月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