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孙晓峰院长在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数:328    更新时间:2012-11-14
各位老师、同志们:  
    
新年伊始,院党委研究决定,今天隆重召开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部署我院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刚才,招就处曹处长传达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几位系()主任交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各有特色;施院长对2007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感到,大家的发言和施院长的报告,准备比较充分,内容全面丰富,认识比较统一,找出的问题比较准确,对应措施比较到位。 下面,我代表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07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
  
     2007
届毕业生是我院高职专科第二届毕业生,594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3%,截止去年9月底,就业率达97%,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同期平均就业率13%,年终就业率达到98%,高出2006年全省高职院校年终平均就业率6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院党委年初提出的“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的目标任务。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学院成立了以高书记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招生就业处,各系部也确定专人负责就业工作。比较好地落实了一把手工程。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和责任。
     三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招生与就业工作的联系。新专业的增设及招生计划的制定,首先考虑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需要。
     四是齐抓共管、主动联系。招生就业处与各系部密切配合,千方百计搜集毕业生需求信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接洽,组织毕业生参加安庆市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2次,院内供需见面会3次,先后与宁波民营企业协会、苏州汇思人力资源公司、合肥盛唐人力资源公司等60多家省内外用人单位合作,几乎每周都有招聘单位来院与毕业生面对面洽谈,经常有就业信息发布,真正做到了就业工作常流水、不断线,形式多样、途径多种。
     五是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学校组织召开了各层次的毕业生座谈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把握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是完善校内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学校加入了全国全省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拓展就业信息资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结果,更是与招生就业处和各系部的同志、尤其是班主任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真抓实干和敬业奉献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才使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扎实推进,促进了我院广大学生的思想稳定,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了实现我院的跨越式发展,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我们要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充分认识当前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增加(2008年达到559万人)对毕业生的就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扩招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原因。毕业生就业,并不是真的没有那么多岗位来接受毕业生,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具体来说,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政策、就业制度不到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太慢。
2 社会舆论导向有失偏颇,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学生的就业
     对于毕业生来说,其周围的父母、邻居、同学和朋友等关于就业的看法对毕业生具有很大影响,他们大都认为:比如能留在城市就是好工作就是能干;而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为相对落后的地区作贡献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相应配套的优惠政策不齐全,或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
3 学院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就业
    当前,在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还有,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4 毕业生就业观落后和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还有较大影响。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和就业机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一些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陈旧观念上,找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还有人把毕业后的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还有不少毕业生的择业选择过多的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在不良择业心理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
     如前所述,导致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让我们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尽心尽力去做好工作。
 
三、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突出办学特色,拓展学生就业空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既有利于当前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及就业准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高职教育经历了从被怀疑到被认可,从艰难创业到已初具规模的过程,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如何进步明确我院的办学定位,如何真正突出办学特色?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在前几次会议上我们也讨论了要进一步理顺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的,找准我们学院发展的定位,由于涉及的内容很多,参与的面也很广,考虑到时间有限,这里,我简要地谈一些关于学院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研讨。
1  明确高职教育定位,将职业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院党委已明确提出,我院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普通高校不同的专业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骨干,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与组织者,要上通下达,多方协调,还需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敬业与责任心的培养,日常行为规范与遵守纪律的观念培养,毅力与耐心的培养,协作与集体观念的培养对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将使他们终生受益。通过学习,将敬业、爱业、职业道德与操守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让他们对自己将来的社会使命与角色产生充分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使其个人品质与职业道德都得到升华。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也自然变得明确,学习也更有主动性,教学目标也变得更容易贯彻。
2、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位著名大学的校长曾说过: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学生成长至为关键。

但是,当前我院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这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大家的一致呼声,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从实际情况看,加强实践教学受到校内外诸多条件的制约。大家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搞清实践教育有哪些特点与实施,又怎样更好地实践教育。请各个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拿出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来。学院鼓励各系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实践基地。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各个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我们要提倡相近相关学科之间要搭建平台,文理学科之间也要相互渗透。比如计算机专业与文秘专业之间,外语与旅游管理专业之间等等,是否可以搭建更具有应用型的平台?如何搭建?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资源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都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并落实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系、不同专业各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各具特色。学院鼓励各系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要,探索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

3、探索课程教学与拓展训练的结合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达到上述目标,对我们的老师又提出新的要求:
     我们的专业教师应该是具有在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专业人员,(“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讲活、讲透,把实训上升到理论水平,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专业指引。
     如何切实建设好一支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如何在全体教师中提高对实践教育的认识和实施实践教育的水平,也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一套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教师是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要求教师既要有教学经验,又要不断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我们不少教师不重视教学改革,习惯于单纯的知识灌输,满足于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管理和教育中也没有完全形成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
     大家知道,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为学生而存在,学生才是学院的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把实施创新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是否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是否可以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是否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都可以探索和实践。
4、加强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拓展学生就业空间
     院党委在研究2008年工作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未雨绸缪、超前思维,必须高起点、早动手,必须突出重点、加快追赶。高书记提出要强力推进两大工程(新校区二期工程和教学评建),努力实现两大突破(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为实现这两大任务,我们领导班子分头行动,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全方位对外合作,拓展空间,扩大影响。张书记带领一班人为二期工程多方奔走;余院长带领一班人为校企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近,我院将与安庆英特利公司签署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协议;同时,也在积极与印度、德国、韩国有关高校就职业教育开展合作,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就业和发展。
 
四、充满信心满怀深情地做好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们在清醒看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国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就业带动创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进党代会报告,这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毕业生的热情关怀。对我们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来说,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省教育厅程艺厅长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培养学生质量的标志,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模式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机制上上要以就业为导向,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要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的学校明确提出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有多大,学校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就业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流学校就要有一流就业等等。对于我院来说,毕业生就业更是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学生招得进来,就得了业,是我们办学的基本要求。全院上下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就业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要齐抓共管,切实营造"学生的饭碗就是我们的饭碗"的氛围。一所负责任的高校必然是对学生就业高度负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是对学院各项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做好就业工作不光是领导的事,招生就业处的事,也是全院各系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事。我们必须倡导全院抓就业,全员抓就业,全年抓就业,全院上下都要树立学生的饭碗就是我们的饭碗的意识,尤其是广大教师和班主任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并利用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把用人单位请进来,把毕业生推介出去。
     第二,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责任制

     进一步深化一把手工程,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系部延伸。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院系就业工作管理体制。从学院来讲,高书记和我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那么各系主任就是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院系党政一把手要随时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毕业生签约情况,班子成员要带队跑市场,帮助毕业生找工作。
      要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注重过程管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院系都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制订具体的措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发动全体教职员工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齐心协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8年我们要实施各系部、各专业签约情况月报制度、各系部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情况登记制度等,使我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由事后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管理。建立以就业率为重要指标的较为完整的考核体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述职与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方式确保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就业指导部门要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就业指导教师获得国家高、中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为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根本保障。实施就业率月通报制度,开展就业工作评估,实行奖优罚劣。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述职与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方式的督促,确保我院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不断取得新成绩。
  
第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招生、培养、就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教学、教务管理部门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着力从源头抓起,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要在专业设置上下工夫。要有前瞻性,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坚持就业与招生挂钩的管理体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市场、围绕就业办学,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都要以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为目标。
     二要在教学改革上下工夫。采取多种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要在实践教学上下工夫。重点建设具有现代特征的校内实习基地,努力拓展校企联合型基地,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坚决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和顶岗实习制度,确保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所有毕业生能够拿到双证,努力提高我院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推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与就业指导老师合一的双师制,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援助。
     第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各职能部门要积极转变工作职能,从单一的指导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变。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主线,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如职业规划大赛、就业指导讲座、成功人士论坛、就业互助联盟、知名校友访谈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提升就业能力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互助成才,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就业文化氛围。
     坚持实行毕业班辅导员访谈制度,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认真对待毕业生离校过程中的每个程序和每个环节,尽量地减少毕业生离校前的负担。认真对待未就业毕业生及家庭困难的毕业生,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扶持力度,对这部分毕业生要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防止因就业而出现严重焦虑、严重悲观和极度不满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资助部分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为他们就业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相关部门要开辟毕业生就业工作绿色通道,联合开展为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的一站式服务,确保毕业生派遣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全程就业的指导教育。现在有条件的大学在这个方面都能做到九有,即: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大纲、有规定课时、有规定教材、有考试成绩、有教研室、有教师、有就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有社会实践总结。进一步落实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三到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开通职业在线测评,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要积极贯彻中办发[2005]18号文件精神,增强毕业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不能等到学生临毕业时才进行指导,而应该以系统的观点来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院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把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3个阶段,即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3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自己的职业选择。
     招就处和各系部要积极寻求合作,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加大我院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和知名度、美誉度;充分利用已经入盟的大学生就业网等网络资源,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联系,发布毕业生信息,为人才找市场,为市场找人才。要切实作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和社会需求的调研活动,建立就业预警机制。招生就业处和各系都要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追踪调查进行资料建档,每年写出调查报告,供学院领导决策参考。我们要用周济部长提出的"走遍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的精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毕业生就业工作。
 
    
同志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就业这一重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八项措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顾过去,我们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展望未来,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巩固现有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精神,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我院2008年及今后的毕业生工作,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文章录入:招生就业网    责任编辑:admin 
地址:安庆市开发区天柱山东路99号
版权所有: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访问统计: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