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现就落实《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及《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建设方案,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如下:
一、组织学习《实施方案》,制定学院建设方案
请各教学院部集中组织全院教师学习《实施方案》,明确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意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方式。各学院于2021年3月30日前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报教务处,2021年为示范建设期,2022年及以后为普及推广期。要覆盖所有课程,明确推进工作时间节点。成立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有氛围、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教师要有风格,成果要可固化,课程要有品牌,教师要有榜样。
请各学院结合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整工作,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中。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群)特点出台“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课程规划制定促进思政体系建设,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和通识课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单位,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出台相应“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指南”,2021年4月30日前报教务处备案。
三、加强“课程思政”项目培育工作,做好示范引领
建设期间,每个学院每年均应至少培育1-2门院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每个专业每年遴选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院级示范课程。学院自行组织评审建设工作,改革效果突出的经学院推荐优先考虑立为下一年度校级、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和示范课程。2021年院级项目名单于5月30日前报教务处备案。
四、组织“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促进成果推广
1.各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应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讨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总结课程思政开展的成效。要求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课程思政”专题集体备课,并有具体活动记录备查。
2.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共同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总结教育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以及其他可体现改革成效、课程特色或方法创新等材料。每个专业教学团队每学期向学校推荐至少1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进行交流。
3.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体教师参加的“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学院领导须亲自到场听课,重点把脉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
4.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授课程思政课,每学期至少一次。
五、遵循“课程思政”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及选用的管理
教材的选用遵从先进性、适用性、权威性原则,要把是否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标准,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及最新成果的高水平教材。在新教材编写中必须融入“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实现教材的思想性、创新性及高质量。杜绝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教材和讲义进入课堂。
六、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教学院部定期组织学院内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评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推选优秀教师典型,推荐参加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完善“赛前指导、赛中交流、赛后评教”制度,以赛促教,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七、做好教学质量监控,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各教学院部应组织专人定期对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课程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每学期期末,各学院根据上述要求部署本学院的“课程思政”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并于放假前将总结报告(含集体备课、各类交流活动、观摩听课活动开展情况、质量监控以及典型案例推荐等情况)报教务处备案。学校将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评选“课程思政”优秀组织单位。
教务处
2021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