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团总支: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引导团员青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团员青年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院团委决定,2008年暑期将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祖国,爱家乡,奏响青春之歌,共建和谐家园
二、活动原则
与当前形势、专业特长、学生就业相结合,分散活动,就地、就近、就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确保实效。
三、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为契机,主要围绕“爱祖国,爱家乡,奏响青春之歌,共建和谐家园”的主题来展
开。各系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抗震救灾的实际需要,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小分队为主要形式,并重点组织几个小分队,。
1、奥运宣传服务小分队。通过调查、实地宣传等各种形式,开展奥运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弘扬奥运精神,普及体育锻炼知识,为促进广大农村的全民体育运动发展做贡献。
2、改革开放成就实践考察小分队。通过科技参观、法制访谈、新农村体验、新经济区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见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坚定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3、“保护母亲河”环保宣传小分队。结合当地“限塑令”的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宣传等各种形式,弘扬生态文明为宗旨,用实际感召全社会,为保护孕育人类文明的母亲河作贡献。
4、避灾防灾知识宣讲服务小分队。通过相关知识宣传、紧急避险方法介绍等形式,深入到偏远山区尤其是学校进行宣讲,增强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5、关爱留守儿童小分队。通过与家乡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给予人文关怀、课业指导等,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奉献爱心。
6、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团。组织引导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深入农村、社区、乡镇、企业等基层挂职锻炼,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更加顺利地就业奠定基础。
四、活动步骤
(一)准备阶段(6月20日至7月5日)
1、各团总支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使其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及要求,各系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报名,组成活动小分队(每队不少于5人)。每一团总支至少要组织2-3个小分队。
2、6月23日——7月4日,各系部对小分队成员进行培训。
3、6月25日下午3:30在行政楼前广场举行活动启动仪式。
(二)实施阶段(7月5日至8月26日)
1、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本着回家乡就地就近原则,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认真填写《活动报告表》。撰写调研文章或活动总结报告。文章体裁不限,调查报告、论文、案例分析等均可,字数不少于1500字。
(三)总结、评比、表彰阶段(9月份)
1、各团总支将学生《活动报告表》和调研文章或活动总结报告,以班级为单位收齐,并根据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文章和实践单位的鉴定进行初评,给出“优秀”(不超过参加学生人数的15%)、“合格”、“不合格”等级。院团委将在各团总支等级评定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在各团总支中评选出活动“优秀组织奖”2名。
2、学校将对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进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各团总支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各团总支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加强指导,保证效果。各团总支要根据各小分队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参加活动学生的培训,切实保证活动的效果。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