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26浏览次数:394

 

 

开拓创新 提升内涵

为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在院二届六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 孙晓峰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学院“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情况、“十三五”目标任务和2016年工作安排,请予审议。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院紧紧围绕安庆支柱产业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遵循“勤学笃行,德技双馨”的校训,践行“育人与就业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深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着力推进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人文导航、技术扬帆、文化育人、技能强人”的办学特色,着力推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契合、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综合性示范高职院校。

“十二五”期间,我院办学水平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在200912月提前一年参加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取得优秀等次的基础上,20108月获准立项建设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作为省内两所试点院校之一,提前一年接受示范验收暨人才培养个性化评估并获优秀等次。2014年,我院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称号和“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201511月,顺利跻身安徽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行列。学院发展驶上了历史性的快车道,奠定了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我院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已定稿;学院章程已提交审核;学院“十三五”规划已进入研讨和论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围绕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一)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科研力度加大

开展专业调研, 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论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岗位能力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派出骨干教师前往先进院校进行专业考察交流学习,为新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执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等,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重视实践教学,保证实践课的开出率。认真落实“学风建设二十条”,提高日常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加强考试管理,引导学生诚信应考。积极开展师生评教活动,保证领导、督导、教师、学生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正常、有效运转。

成功举办第八届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微课教学比赛,荣获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1项。

全院成功申报2015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7项,高教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思政项目3项,省高校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5项(2016年申报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组织检查验收省高教振兴计划与质量工程项目4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接受安庆市扶贫办委托,编制《安庆市“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全年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100   篇(其中二类以上6篇),出版专著3部,获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4项。

(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合作办学力度加大

2015年,为县市区完成建筑、园林等行业近30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承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6000余人次。为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培训鉴定超1000人。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共创收200余万元。顺利完成安徽省专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全市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对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副高级以上专技人员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学院获批成为安徽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统考考点,获批安徽省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截止201512月,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生超2000人,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已进入全省高职院校先进行列。

先后与中船柴油机公司、环新集团、华茂集团、安徽精科集团等合作组建15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培训、培养学生(员)466人。积极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计230人次。在职教联盟框架下,与国元证券公司、申洲针织、点赞科技合作共建“投资者教育共建基地”、“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申洲大专班”。作为省内唯一考点学校,我院成功组织两届中德诺浩“F+U”汽车技师证书考核工作。 

全年共有10位教师分别赴澳大利亚、德国、韩国交流学习。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四个专业的课程通过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课程认证。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就交换生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邀请韩瑞大学空间设计系金钟勋教授来院讲学。

  (三)招生就业基本保持稳定,创新创业力度加大

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积极提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力度。2015年新生报到人数3010人。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形成就业网络,完善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5年我院共有高职毕业生2845人,就业率达95%以上。全年举办创业模拟培训7期,培训学生420人。举办2015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评审会,做好项目更替和帮扶工作。在全省就业监测系统填报情况通报表彰中,我院排名全省第三。

组织教师参加安徽省第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论文评选,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组织教师参加安徽省高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组织开展院第八届职业规划设计暨创业大赛。组织参加“昆山花桥杯”第十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总决赛,夺得一金一银。学院荣获“最佳组织奖”。

  (四)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学生管理力度加大

目前全院拥有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31人,博士7人(含在读2人),硕士106人(硕士及以上占专任教师48.05%),教授9人,副高职称7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33.8%),中级职称113(占专任教师48.9%)2015年我院推荐评审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19人。7位教师取得工程硕士学位;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高度重视学生奖勤助贷补工作,全年共为1077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96万元;为2377名学生发放助学金600万元;积极为贫困学生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全年发放勤工俭学工资12万元;通过走访,发放困难学生家庭慰问金3.4万元。做好学生评先评优工作。为6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59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发放奖学金129.5万元。为1495名院级奖学金获得者发放54.5万元。

学籍管理严谨有序,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受到教育厅好评。加强国防教育,激发应征热情,扎实搞好服务,做好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和学籍保留工作。发放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国家资助款45万元;发放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款6万余元。完成年度入伍学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金额43.2万元。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宣传和教育活动。为全院9200多名学生办理校方责任险。通过电影展播、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素质拓展、演讲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一名学生在安庆市属高校心理话剧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搭建科学人文艺术平台,优化环境力度加大

组织开展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学生社团展演活动。举办12场次科学人文艺术素质讲座。组织“徽风皖韵”进校园、“秦潭好声音”校园歌手赛等活动。组织开展201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全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国家甲组三等奖1项,安徽省一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生志愿者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吸引媒体多次报道。

通过举办主题征文比赛、成语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月”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广超星电子图书借阅机,方便学生利用数字资源。2015年全年编目上架专业图书368,共计1.4万余册。图书馆节假日不间断开放,服务对象由学院师生扩展到社会人员。

  智慧校园建设取得进展。完成了校园网新中心机房建设,硬件系统建设基本完工。各信息系统的本地化开发、培训和应用正在进行之中,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和数字化资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提供了良好支撑。初步完成了信息标准、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数字迎新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就业指导管理系统、数字离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的安装部署。

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加大安保巡查力度,成立“警校联动”工作室,与市消防支队联合开展消防演练;举办安全教育讲座。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院党委正确领导、各方面热情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院师生员工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院行政领导班子,向全体师生员工,向工会教代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举措、发展特色等。二是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过多过杂,优势和特色不鲜明。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任务艰巨。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差距较大,顶岗实习问题较多。三是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专业带头人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太少;师资队伍薄弱,结构不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还不够强;管理干部队伍的责任心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四是招生就业需要进一步重视。形势严峻、竞争激烈,招生面临巨大压力和风险。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创业率还不是很高。五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效果不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高。技术开发能力不强,科技发明创新成果不多,社会培训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效益不高、影响不大。六是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债务过重,压力巨大;收入渠道单一,财务盘子不大;生均加专项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支撑学校发展的人财物保障机制较弱,制约学校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内涵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成为我院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未来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紧抓“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四大关键词,围绕“符合度、支撑度、吻合度、保障度、满意度”五个度,重点推动“151”工程,全面加快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一)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造与优化工程。立足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专业、重点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着力发展产业需求专业的基本思路,围绕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几大类专业群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加强专业改造力度,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提升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匹配性和对接度。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师生参与和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学校专业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参与度和贡献率。我们将在生均经费拨款落实后,围绕专业改造与提升需求,将增量经费重点用于校内高标准实验实训室建设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建设。比如,我们正在筹划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实训中心建设,与已经落户安庆的富士康机器人项目全面对接。

(二)深化内涵发展的能力提升工程。以示范校建设成果为基础,重点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信息应用、社会服务、文化育人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和创新力度,以铸实力、建品牌、创特色为目标指向,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其工作重点:

1、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坚持质量立校战略,强化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继续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推进与行业、企业、开发园区的对接,大力推进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民主化,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教研科研、校园文化等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下大气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持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努力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交流与协作,努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提升学院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

2、办学实力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坚持特色兴校战略,坚持个性探索和特色发展,强化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按照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立足现有重点建设的9个省级特色专业,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到两个以龙头专业为引领,以若干骨干专业为支撑的优势专业群或特色专业群,形成独特而响亮的品牌。

3、服务地方的能力建设。坚持开放活校战略,强化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动安庆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和发展,力争联盟协作取得实效。除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在岗人员技术提升培训外,积极尝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为安庆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支撑和服务。尽快出台激励政策,推动理工科类教师多出技术研发成果,多出发明专利,多做成果转化。

4、持续发展的活力建设。一方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师生为本的理念,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专业带头人、技术技能专家、科技领军人物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坚持招生与就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两手抓,通过稳定办学规模保持学校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推动学院声誉的持续提升。

5、保障发展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战略,强化依法治校能力,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之路。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大学章程》的制定实施,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推动学院建设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大学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全面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工程。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基本思路,着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着力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着力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评价激励机制建设。我们要以改革破除顽疾,以改革促进发展,为高质量地实施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全方位地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坚实的保障。具体方案,我们还将在近期充分征求意见,科学论证,让综合改革真正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启动之年,是关系学院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主动适应高职发展新常态、学院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区域发展新需求、行业企业新需求,坚持依法治校、开放活校、特色办学、立德树人,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着力破解制约学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奋力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办学活力

立足学院发展新常态,对各职能部门、系部的职权、职责进行重新梳理论证并明晰界定,推动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进一步完善系部设置,探索推进二级学院管理模式。

深入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重点围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六个方面,推进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进一步优化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格局,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改进和完善系部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办法,重点加大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目标任务和学院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加大对工作创新、特色和亮点的考核,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强化专业改造提升,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对全院所有专业开展内部评估,重点围绕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拓展方向、对学院发展支撑等方面进行论证,确立未来五年各个专业的建设发展目标。

启动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出台支持品牌专业发展的特殊政策,提升品牌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重点或特色办学成果。结合实际,对部分系部专业设置及配套资源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继续深入实践“厂中校”“校中厂”“工学一体”“课程置换”“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加大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力度。依托相关专业或系部,积极与相关企业、园区合作,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础类精品开放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类精品开放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等项目建设,积极联合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园区、行业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基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继续深入推进与韩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美国等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加强教师对外交流工作,选拔一批教师出国(境)进修、访问,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访学。

认真研判生源形势,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努力提高生源质量和报到率。完善人才多样化选拔机制,做好“统一高考招生”、“分类考试招生”、“3+2五年制高职招生”等模式招生选拔工作。

(三)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一流专业标准,深入推进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优化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与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运行、课程评价及毕业鉴定等教学环节之间吻合度要求,推进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和过程性文件完整性、规范性、协调性建设,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检查整改力度,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工作流程、环节、成效可视化。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作用,健全和完善分专业质量年报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分析与战略研究。认真做好2016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和高等教育基础报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

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经费投入。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和组织方式。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评价,提高设备使用率。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加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网络精品课程、大规模在线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积极申报职业教育各级各类建设项目,加强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成效。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明确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标准,完善教学各环节评价。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

全面启动实施以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引进为重点的“领头雁”工程、以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的“名师”工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的“青蓝”工程、以紧缺人才柔性引进使用为重点的“橄榄枝”工程建设。

充分利用“国培”、“省培”、企业实践锻炼等平台,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加大对兼职兼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认真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团队参加省赛、国赛。

对振兴计划、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发挥好项目建设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引领推动与资源整合作用。全面启用教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倡导自尊自律,清廉从教,营造师德建设良好风尚。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方式。

(五)强化管理服务创新,营造和谐奋进育人环境

积极推动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科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工程,开好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培育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课,进一步优化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持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更多接地气、受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省市各项科技文体比赛和活动,积极备战2016年省“挑战杯”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积极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尽快落实生均拨款政策,加快学院债务化解力度,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加大项目经费使用审计力度。加强水电管理、车辆管理、耗材管理、资产管理,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创新食堂、宿舍管理服务,积极推进“空调进高校”、“热水进宿舍”。

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认真落实安全稳定隐患定期排查化解、思想动态定期研判、安全稳定等工作制度,加强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强化消防安全检查,完善消防设备设施。深入开展反传销等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

(六)强化开放合作办学,做细做实做强社会服务

加快升级改造校园网络,完成校园网首页改版,建成统一身份认证的用户管理平台并投入使用。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及直播系统,构建开放式共享型资源平台。

认真落实安庆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立足专业产业对接,加快推进与安庆市各县市区的全面战略合作,谋深、谋细、谋实学院与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中职学校的深度合作项目,提升学院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创新联盟协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整合成员单位资源,发挥好联盟作为政府主导下的职业教育联合体在安庆职业教育服务四个“强市”建设中的统筹、协调、服务作用。积极创建省示范职教集团。

深化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的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完善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制度,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管理模式。力促成立安庆农民学院,在政府推动精准扶贫中提升学院涉农专业的参与度。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望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并校十多年来的历史书写了坎坷,也书写了辉煌,我院已初步具备了争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职院校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充满希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和制约我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困难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6年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工作压力极其巨大。在高职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统筹兼顾稳打稳扎、筑牢根基争先进位,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为把我院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