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一)―(四) |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 总 学 时:280课时 | 讲课学时:2课时 | 实践学时:8 | 考试类型:考试课 |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系统知识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课程。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精选的、规范的语言材料的讲解,系统地传授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等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有计划地渗透英语国家会话、交流的习惯模式与语言文化,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按照语言学习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奠定英语学习的扎实基础。 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及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自然和流畅地运用本阶段所学的语言知识,并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英语语音、词汇、句法、修辞、语篇等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下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篇章分析、高级写作等能力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方法,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辅导教师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任务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辅导,并从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 2、正确处理文化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关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课、讨论、练习等方式,复习巩固已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扩大词汇量,进一步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正确处理一般和重点的关系。课程内容有一般与重点之分,但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离,不掌握全面就不可能深入重点。辅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引导学生把全面理解与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只抓重点。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导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5、本课程以学生阅读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有关文字和音像材料,从而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涉及的知识。 四、作业要求及检查手段:为巩固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程度,需布置适量口、笔头作业,采取批阅、抽查与教师指导下的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 五、 基本内容与课时分配 授课 课时数 类型 内 容 | 课内 | 其他 | 小计 | 讲授 | 实践 | 言语交际(听力) | 24 | 40 | | 64 | 言语交际(会话) | 25 | 40 | | 65 | 篇章理解 | 75 | 20 | | 95 | 语篇建构 | 20 | 10 | | 30 | 翻译 | 16 | 10 | | 26 | 合计 | 160 | 120 | | 280 |
六、 课内实践 实践项目名称 | 内容 | 学时数 | 目的 | 其他 | 口语对话 | 角色扮演 | 20 |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 | 听写 | 短文听写 | 18 | 提高辨音和速记能力 | | 语篇理解 | 课文分析 | 20 | 扩大词汇量及提高篇章理解能力 | | 作文 | 按要求写作 | 10 | 提高写作能力 | | 翻译 | 英汉互译 | 12 | 提高翻译能力 | |
七、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综合英语教程》1―4册,每单元授课4―6学时,重点讲授每单元课文的重点词汇与词组用法及重点句型,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体裁结构,归纳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修辞特点、写作手法,难点为分析作者写作意图、课文中出现的惯用法、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图式等。同时对学生进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口语、写作和翻译的训练。 八、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测验等成绩。 1、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要求,确定测试范围和考核标准。考试内容应覆盖到各个章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 2、试题要合理安排所考能力的层次结构。各种能力层次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度结构,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各种难易程度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4、本课程试题采用的题型可以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正误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九、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本课程使用新版本的优秀教材。 主要参考书: 1. 《综合英语教程》 黄源深、虞苏美、邹为成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2. 《大学英语教程》 胡文仲、祝钰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英语》 黄次栋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新编英语教程》 李观仪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Advanced English (Revised Edition ) 张汉熙著 高等教育出社 教学大纲修订时间:2007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