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奔向未来 奋发有为再建新功 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2-26

  新学期,新征程;向未来,建新功。

 2月25日上午,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童宏葵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毕明生对寒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学期工作作了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李克让、党委委员谭维奇、程飞、陈继平、高润霞、吴何珍、李五一出席会议,校各教学院部、中心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童宏葵指出,开学工作会议既是寒假工作总结会,又是节后上班的收心会;既是全年工作的部署会,又是激励斗志的鼓劲会。他强调,开局即决战,起步就要冲锋。

童宏葵充分肯定了假期学校各单位各部门高质高效工作,有序平稳运行,假期工作可圈可点,概括为“ 十个不”:一是党建工作“不掉线”。寒假期间,学校及各级党组织相继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二级党组织,参加并指导,帮助他们找问题、指方向,会上见人见事见精神,把严和实贯彻始终,开出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二是关怀慰问“不缺位”。市领导冒着大雪“访贤问能”来到我校,亲切慰问了陈月萍教授;校党委班子分别带队,走访看望并慰问了离退休老同志、乡村振兴驻村队员、困难职工代表,向他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福。三是学生管理“不放假”。学生处开展“传承新春习俗、弘扬文化自信”主题班会活动,利用云平台,召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云”班会,家校联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广大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与关怀。四是校企合作“不松劲”。假期牵头组织开展安庆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安庆职业教育集团2023年理事会,有效加强学校与市经开区、高新区及园区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深入合作,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创新发展;组织参加了安庆市2024年“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为招聘企业与学生就业实现“双向奔赴”。五是访企拓岗“不停歇”。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商务学院等联合招就处、教务处深入企业,在厂房车间,全面了解生产流程、技术设备及产品类型,并就生产技术细节与企业管理及生产人员展开了深入沟通与交流,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六是项目建设“不松懈”。学校和试点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均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验收评审;管理服务学院召开2023年技能大赛总结交流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七是安全保卫“不懈怠”安全无小事,须臾不可松。为确保师生员工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假期里学校各部门开展了警示教育及自查、专项检查督查,用责任守护着平安。八是服务保障“不间断”。节日期间,后勤保障处切实加强各项后勤保障,在就餐供应、水电气管网维护、道路冰雪清扫等方面做到了及时有效;财务处加班加点办理财务事项,并与基建处合力围绕政府专项债项目后续资金开展追踪工作。九是龙狮迎春“不一般”。校龙狮队师生参加安庆市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为龙年春晚增添了喜庆、热烈的氛围,精彩的表演给全市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我校师生蓬勃的精神风貌。十是正风肃纪“不打烊”。新年祝福新春问候树新风,校纪委短信温馨提示严守八项规定,假期里没有发生一丁点儿不和谐的人和事。

童宏葵要求,新学期要迅速做到人员归位、思想就位、状态回位、工作到位,精神上兴起来、工作上紧起来,积极主动、不负春光。就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他强调要做好“五个观”:一是树立无为难安、舍我其谁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动机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反映出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到四讲四有”。一要讲奉献,有作为。对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了的工作一抓到底、见到成效。二要讲责任,有担当。责任担当是干部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敢于担当作为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三要讲公道,有品格。公道正派是领导干部最关键的价值取向。以“公”为“道”,不偏不倚;以“正”为“派”,表里如一。四要讲廉洁,有底线。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守住底线,也是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二是树立担当尽职、心存敬畏的权力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民主和法治原则,敬畏权力。一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组织,权力是组织和人民授予的。二要牢记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是公权,不是特权,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自己谋利的。三要牢记权力是有限制的权力的使用要有边界,要在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不能超越政策的界限、制度的界限、法律的界限。四要牢记权力是有责任的用权不能任性,决策“一时”,责任“无限”。

三是树立宽严相济、张驰有度的管理观管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义在把握好六个于”:一要严于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遵纪守法。公生明,廉生威,做到为政清廉,以身作则,才能带出好队伍,养成好风气。二要敏于思考本领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自我不断学习的能力,学无止境,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三要善于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工作中要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到同心同德,同向发力。四要广于纳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海纳百川”的气度,闻过则喜;以“虚怀若谷”的胸襟,从谏如流。五要敢于亮剑一把手千万不能当“老好人”,绝对不能做“和事佬”。要敢于对不正之风亮剑,敢于向歪风邪气“说不”。六要勤于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身教重于言教。

四是树立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干部观干部工作是神圣的,但不是神秘的。如何选人用人,主要看两个方面:关键岗位凭能力关键岗位、核心部门,对全局工作的影响举足轻重,要把那些实绩突出、能力出众的干部顶上去,上级一给方向,自己就有方法,工作上出色出彩,我们的事业就会增光添彩。年轻干部看潜力年轻干部难免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果求全责备,不敢大胆使用,将会缺少锻炼成长的平台,他们就很难茁壮成长。使用年轻干部,关键看他是否有潜质、有状态,用其所长,给些平台,给些方向,再给些方法,年轻干部就能得到锻炼,就能够很快地提高和成长,我们的事业就会后继有人。

五是树立严格服从、永葆忠诚的组织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就是我党重要的组织原则。一要增强标杆意识标杆意识就是党性意识,就是战争年代的那一声“跟我上”,是和平年代的那一句“让我来”。党员干部始终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以先进为标杆,用行动来践行。二要增强规矩意识党员干部要时刻严明组织纪律,把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作为第一准则,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工作服从大局。

毕明生对做好开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迅速进入状态不仅要从假期状态进入到工作状态,还要有“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紧张感,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二要细化工作方案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胸中有全局、手里抓大事”,要认真研究梳理今年工作重点、主要目标,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推进措施,要有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和责任人。三要带头抓好落实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绝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

毕明生强调,做好2024年工作,要重点把握三个坚持、三个聚焦、三个强化、三个提升三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政治领航”“思想铸魂”“组织固本”等工程,通过争创省级、国家级标杆院系、示范党支部以及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等,推进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坚持育人为本持续打造“人文导航,技术扬帆”的人才培养特色。推进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三支队伍协同发力,深化“四心” 构建和谐校园品牌建设,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以考风带学风。坚持立足地方围绕安庆地方产业发展特别是安庆制造名城建设,做大做强对地方发展贡献度大、支撑度强的专业和专业群。多措并举,压实各二级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和专业带头人的主体责任,持续提高毕业生留宜就业率。

三个聚焦就是聚焦重点专业要聚焦校党委已经确定的6个优先培育的本科专业,对照职业院校本科专业建设标准,补短板强弱项;要聚焦省级“双高”专业群,以争创国家“双高计划”为契机,提升在省内高职院校位次。聚焦重点项目聚焦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省级“三教”改革示范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先行校、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安徽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内涵建设。聚焦重点改革要以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探索汽车、化工等专业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养新模式,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要在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劳动教育改革、教育教学督导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个强化”就是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实际工作中的堵点、广大师生的痛点修订完善制度,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强化队伍建设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为示范,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激励引导教职工干事创业动力。强化作风建设要在全校树立鲜明导向、营造浓厚氛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崇尚担当、崇尚实干,追求质量、追求效率。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学生职业能力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职业规划创业大赛上争取再上新台阶。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培训处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既要高质量守住既有阵地,又要积极拓展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培训领域。科技处要充分利用省级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平台,加强有组织科研,争取在省部级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所建树。提升学校品牌声誉要以实实在在的办学业绩,真正实现地方发展“离不开”,职教同行“都认可”。

校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文:翟程玲 图:汪俊 审稿:吴何珍)

编辑:翟程玲审核发布:吴何珍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东路99号 邮编:246003 院办电话:0556-5283028(传真)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9028338号-1(-3)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