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童宏葵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强调,要在推动思想大解放、站位大提升、标杆大提高、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上奋勇争先。党委副书记、校长毕明生,党委副书记李克让,党委委员谭维奇、程飞、陈继平、高润霞、李五一出席。
会议学习了省委书记韩俊在沪苏浙考察归来时的讲话和在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省长王清宪就深入推动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进行调研时的讲话精神、7月17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毕明生作了研讨发言,他从我校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树立新标杆、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上寻求新突破、改进工作作风上展现新风貌”等三个方面,畅谈了对标学习沪苏浙的体会。
会议指出,沪苏浙发达地区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密切关注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认识到与长三角地区差距。为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我们已经与他们进行对接,早在今年年初,校党委主要领导率队到宁波考察,并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联系,架起了桥梁;6月份,校长到宁波签订了两校校际合作协议;7月份,开始落实合作项目,开展教学培训等。下一步,还要将两校合作相关事宜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学沪苏浙,到底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按照市里“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部署,做到“四个奋勇争先”:一要学理念比思路,在推动思想大解放上奋勇争先。沪苏浙是职业教育的“优等生”,长期挺立潮头、走在前列。对比沪苏浙,我们最大差距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我们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创造性地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省委要求、符合安庆职教实际,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创造性抓好落实,攻克一个个难题,做好一件件实事,完成一项项工作。二要提站位比标杆,在提升办学能力上奋勇争先。职业教育要服务好安庆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积极谋求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提升办学能力,着力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大工程,健全质量标准与制度体系,加强育人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教科研水平,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要有新的举措和成效。三要学先进比状态,在推动作风大转变上奋勇争先。沪苏浙干部展现出“干就干一流、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状态,锤炼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作风,这正是我们学习的目标、用力的方向。对接沪苏浙,没有过硬的作风就会一阵风。全校上下要动起来、紧起来、快起来,始终保持“勇争一流”的奋斗姿态,抓好大事要事,强化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四要学担当比实干,在推动任务大落实上奋勇争先。全校上下要锚定目标不放松,全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补上断点,以钉钉子的精神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要打开眼界、广听意见,找到问题、找准症结,及时补短板、强弱项;要树立“沪苏浙能干,我们就能干”的理念,敢做一些领跑的事情,看准了的事情就雷厉风行推进,定下来的工作就不折不扣抓出成效,努力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会议听取了学校派出的3名挂职干部刘磊、杨元刚、余成龙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汇报,审议了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立项报告、2023级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调整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归口管理、2023年迎新及军训方案、新修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2022-2023学年度专兼职辅导员考核工作、2022年部分新进人员转正、拟发展预备党员及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及师德标兵评选办法和首届师德标兵评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整改方案等事项。
会议指出,暑假以来,我校喜讯不断,捷报频传。7月2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拟入围名单的公示》,我校陈月萍教授领衔的建筑工程技术团队成功入选,全国仅30所高职院校,我校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普通高考招生取得历史性突破;我校《冲破教育桎梏 “浇”助沃土生津》项目入选2023 年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这是我校继2022年后,再添一项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我校建筑工程学院2021级建筑工程技术4班学生韩洋、代光银入选7月份“安庆好人”榜;博士科技服务小分队支持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社会反响强烈;我校在第九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3金1银,创历史最好成绩。
会议要求,校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由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下一步要在全校范围内遴选项目。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很重要,调整部分课程归口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关部门站位要高,要敢于挑担子,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勇于解决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班子成员要当好助手发挥参谋作用;双创学院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理顺关系,积极开展工作,成为学校新的增长点。有必要调整好勤工助学标准,要认真细致做好这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差错,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要扎扎实实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把安全放在首位,提高迎新标准和水平,运用好智慧迎新系统,让高科技给迎新工作带来便利,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发展党员,要规范、细致,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会议强调,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团队建设方案,细化目标和任务,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改革创新。团队验收整改,是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队建设是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学校“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确立争优目标、做好任务分解、强化协作协同、落实责任要求、追求内涵质量、攻克工作难点,充分准备、全力以赴做好验收工作。二要压实责任,细化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压实责任、落实职责、细化管理,围绕重难点任务,将团队建设与教学创新、教师成长相结合,凝练更多高质量的教学硕果,切实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三要全力支持,保障到位。要举全校之力,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在政策、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确保经费落实到位,确保团队建设不因经费而受影响。四要加强领导,强化落实。要强化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围绕建设方案,加强组织调度,倒排工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验收工作,以最高的标准、最优的质量迎接教育部验收。(文:潘发生 图:汪 俊 审稿:吴何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