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童宏葵调研农林与服装学院

来源:农林与服装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26

11月2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童宏葵到我校农林与服装学院调研并指导工作。校党委委员沈良生、潘发生陪同调研。农林与服装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专业建设和内设机构负责人等参加调研座谈。

童宏葵先后走访农林与服装学院食品安全与检测、环境工程、植物保护、服装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详细了解了实训室建设、软硬件设施等情况,与授课教师、学生亲切交谈,和刘冬、李萍两位博士深入交流其科研成果及转让情况,要求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安庆乡村振兴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在园林实训基地,童宏葵饶有兴趣地向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了解参赛情况,勉励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争取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走访中,不时询问同学们,前不久他上的思政课效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座谈会上,农林与服装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毕璋友详细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近几年办学成果和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奖情况,以及学院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主要工作举措等。

童宏葵说,来到农林与服装学院,感到特别亲切。他说,自己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志一样,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农民的后代。农林与服装,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都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我们和“三农”都有着不解之缘。这些年,农林与服装学院在专业建设、技能大赛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绩,呈现出“四个美”:一是专业之美。学院拥有生态美、绿色美、服饰美和生命美的专业,这些专业亮点频出,在国、省职业教育大赛中获奖颇丰。二是教师之美。教师之美在于敬业、在于师德、在于渊博的学识,农林与服装学院正教授、博士全校最多,双师型比例高,他们奋力拼搏的身影成为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三是学生之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先后涌现出扎根深山、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汪链;勇闯市场大潮、创办企业的汪俊等优秀毕业生。四是服务之美。农林专业教师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社会活动90余次、培训新型农民5000多人次、职业鉴定500多人,入乡进村指导农民种植茶叶、油菜、水稻等显著增产,他们把辛勤的汗水洒在安庆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对农林与服装学院下一步建设和发展,童宏葵强调,一要把六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会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三农”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矢志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和强农兴农使命,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深耕“三农”事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书写“三农”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酒好不怕巷子深”;但现在物质丰富了,有许多产品可以替代,选择余地大了,所以“酒好也怕巷子深”。农林与服装学院虽然有很强的师资队伍,有很好的专业设置,但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还需要加大自我推介、自我宣传的力度。他坚信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涉农专业,选择涉农事业。三要“用团队力量补短板”。人人皆知的有一个“木桶定律”,但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个“打枣定律”,它是说一个人拿着竹杆去打树上的枣子,能打到多少枣子取决于最长的杆子。农林与服装学院才俊众多,要用其所长,发挥每个人的“长杆”作用,科研能力强的潜心搞科研、擅长抓教学的专心搞教学、管理水平高的一心搞管理,用团队力量去补短板,从而提升整体的力量和水平。四要让科研成果“飞”出实验室。农林与服装学院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8项,可谓科研成果丰硕。但如何让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需要关注和思考的命题,努力实现教与学、学与研、研与转的良性循环。只有科研成果 “飞”出实验室,这样的科研才更具生命力。

会上,童宏葵还听询了与会人员对农林与服装学院、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回应。(文:许咏梅 图:汪 俊 审稿:毕璋友)

编辑:汪俊审核发布:潘发生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东路99号 邮编:246003 院办电话:0556-5283028(传真)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9028338号-1(-3)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137号